朱曜奎:影响时代的“大美术家"!
更新时间:2020-09-17 来源:
朱曜奎,1932年生,祖籍苏州,出身艺术世家,其父朱士杰先生同颜文樑、胡粹中史称“沧浪三杰”,三人共同创办了著名的“苏州美专”,为当时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美术中坚力量。
朱曜奎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杰出美术教育家、新中国“大美术”理念践行者之一、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奠基者之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拓荒者。
朱曜奎作品馆藏于祖国大江南北
目前,朱曜奎多领域的艺术作品遍布全国多个博物馆、机场、火车站、公园、纪念馆等公共场所。并曾多次受邀参与创作中国现代壁画艺术,漆画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数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在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广受好评,在台北展出时作品全部被台湾著名藏家收购。
家学传奇
美术先驱朱士杰之子
朱士杰(1900-1990)中国近代术的先行者,中国第一代油画家、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现合并为南京艺术学院)和苏州美术馆创始人之一。1922年与颜文樑、胡粹中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对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朱士杰在苏州美专创立中国第一个动国系专业,为中国动画事业奠基。动面专业成为解放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为我国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优秀动面片。
同时培养出新中国一批著名的画家,如液肴文董希文、李宗津、杨之光、莫朴、赵宗藻、冯一鸣、罗尔纯、杨淑卿、王克庆、卢沉、徐永祥、朱颖人、舒传熹、吴劳、张世简、周正、蔡诚秀、于长弓、俞云阶、陆国英等。
朱曜奎自幼跟随父亲,言传身教,不忘初心,将中国的美术教育继续下去。
师承巨擘
新中国第一代艺术家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轫,可以归纳为四个人,即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他们既是中国较早一批远渡重洋寻找中国绘画的先驱,同时也是中国早期西方美术领域的启蒙教育家 , 他们作为一个轴心,决定了中国近现代西画历史的走向。
朱曜奎自幼跟随父亲,艺术受其影响自不言说。同时,因为父亲与颜文樑的工作关系,朱曜奎很长一段时间也生活、学习在颜文樑身边,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他的油画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海粟是朱曜奎的恩师,这源于刘海粟与朱曜奎的父亲朱士杰是好友,在朱曜奎很小的时候,刘海粟经常带着礼物去他家做客,不仅因为朱家是名门望族,更重要的是刘海粟与朱士杰志趣相投。
上世纪 50 年代初,“沧浪三杰”创办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由于国家改制被合并到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任院长,朱士杰任教授,而朱曜奎就在这里读书,由于父辈们的深厚友谊,朱曜奎在这里学习期间,刘海粟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所学都传授给了朱曜奎。
1952 年,朱曜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他还记得父亲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到了北京,你徐伯伯很忙,没事不要去麻烦他……”没想到,次年的 1953 年,徐悲鸿先生就去世了,这也给朱曜奎留下了很大的遗憾,但是徐悲鸿先生的音容相貌却永远的刻在了朱曜奎先生的脑海中,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与精神也让朱曜奎先生一生不断学习与传承!
与张仃、吴冠中同为
清华美院丰碑式的人物
朱曜奎与艺术大师吴冠中、张仃同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师 , 张仃为院长 ,朱曜奎为教研室主任。
上世纪 70 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恢复办学后 , 发起了以张仃、袁运甫、朱曜奎为代表的“大美术”运动 , 在全国掀起了壁画、漆画、雕塑、纤维艺术等公共艺术浪潮……朱曜奎先生作为坚定的践行者、开拓者 ( 之一 ) 做出了深远而重要的贡献。
朱曜奎与张仃先生在家中
七十年代 , 朱曜奎与艺术大师吴冠中同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师 , 两人既是同事 , 又是好友。1976 年 , 学院派两人为代表 , 带领学校的学生到南方的西双版纳、瑞丽等多地采风写生……吴冠中先生独特的“写生”手法给朱曜奎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曜奎教授与吴冠中先生交谈
影响时代的“大美术家”
朱曜奎始终坚守默默无闻的“草木人生”奉献精神,秉承父志,将艺术追求和教育事业完美结合长达七十年,在艺术多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开拓性创新。
朱曜奎先生在长达 70 余年的艺术生涯中,能自由融合油画、漆画、国画、壁画、雕塑,变而通之,得心应手。
他还涉猎素描、陶艺、纤维艺术、插画、连环画、艺术设计、动漫、书法等领域,也颇有造诣,并且勤于钻研中外艺术遗产,探求艺术规律,勇于创新,并为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空间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新中国美术史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艺术大家。
朱曜奎用画画求得人生价值,把个人功名置之度外,甘愿以劳累获取艺术的满足,他说“只有艺术最能动心”,特别是陶醉在油画色彩世界而得感悟生命的崇高境界。他说“这是一种最好的安慰,色彩会给予一切,包括我最珍重的每一个回忆”。
这些年来油画之外,他还致力于“漆画、泼彩的实践”,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收获。这是他寻求色彩抽象的表现和神秘感。他没有终止,永远和年青人不断在寻求新的起点和成就。这是他十分宝贵、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