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盛世收藏 官网-专注当代艺术 甄选传世珍品

振奋人心!盛世收藏文昌发射基地见证嫦娥五号发射里程碑时刻!

更新时间:2020-11-30 来源:

image.png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这句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如今这份豪情正在变成现实。前些天,“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一个猛子扎到了世界最深处,中国深潜也创造了新的纪录。昨日凌晨,嫦娥五号起了个大早,一飞冲天去月球出趟差,这次的看点是去了还要回得来,不仅能回来,还要带上月球的土特产,也就是挖土带回来。这任务可不简单,如果成功实现,那将是中国在探月征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嫦娥五号任务流程



仔细观察中国探月工程的标识,你会发现那上面有两个脚印。其实,我国这么多年的探月之路,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过来的,我们也有幸见证中国航天科技前行的每一步。人们常说,把一件事情重复做,持续地坚持和积累,时间会给出答案。无论是中国深潜还是中国探月,都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坚守最初的梦想,蓄积向上的力量,最终惊艳了所有人。

从嫦娥一号到五号,中国航天再上新高度




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也是唯一的天然卫星,是出现在各个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神话传说和文人骚客们魂牵梦绕的所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在新世纪进入新阶段,把深空探测列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月球的探测也成为焦点,这便是著名的嫦娥探月工程。它正式始于2004年,采用“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方位研究月球,目前已经取得了数次任务的巨大成功。



image.png

2014年10月发射的嫦娥五号T1试验器拍摄的地球和月球合影©国家航天局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掀开了嫦娥探月工程的大幕,全方位研究了月球的总体情况。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进一步挑战全新技术,结束月球探测任务后,飞过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拉格朗日二点,随后,飞掠图塔蒂斯小行星。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和玉兔一号成功软着陆月球,成为37年内再次访问月球的人类使者,嫦娥三号至今仍保有一定工作能力,工作时长创下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纪录。




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T1试验器出发,验证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的技术储备。




2018年5月21日,鹊桥号出发,成为人类唯一地球/月球背后通信中继卫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image.png

嫦娥四号/玉兔二号/鹊桥号任务©国家航天局



而嫦娥五号是嫦娥探月工程中“回”(采样返回)这一步的核心任务,在任务执行期间,它将连续实现一系列极限挑战,都是中国航天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标志着嫦娥探月工程的历史性突破。



这次任务更是人类在时隔44年后再次尝试获取月球土壤样本,对中国探月、乃至整个人类探月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探测器重8.2吨

人类史上最复杂无人探月任务有多难?




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总重达8.2吨,是人类无人探月史上最复杂、最重的探测器。




我们甚至可以将嫦娥五号与阿波罗登月飞船进行对比,二者都包括四大组成模块、都要实现近乎完全相同的技术步骤,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载人探测和无人探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嫦娥五号的难度已然远超其他无人探月任务。阿波罗登月的背后,有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计划三个无人月球探测项目做铺垫,前后发射了21个任务。而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在嫦娥五号时,就实现了最大的技术难度跨越,效率和执行力都非常值得肯定。



image.png

阿波罗登月载人飞船与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对比图(图片来源见水印)




嫦娥五号任务自发射到返回全过程持续约23天,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总的来说是:一发、一落、一采、一升、一会、一回——




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五号抵达环月轨道后,由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着上组合体与由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轨返组合体分离,并降落。

在月面通过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采集约两公斤月表岩石和土壤样品,同时开展科学探测。

完成采样和封装后,进入月面上升段,上升器将以着陆器为基座,从月面起飞。

上升器到达环月轨道后,将与轨返组合体进行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内。

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分离后飞返地球。途中,返回器还将与轨道器分离,并通过半弹道跳跃式再入的方式返回并着陆。


image.png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曾说:中国仅有1克月壤,是美国总统在中美恢复建交后赠送。这1克实在太过珍贵,他们只敢拿出0.5克绞尽脑汁做各种科研,不让中国人在这个领域落伍。而另外0.5克,则存放在北京天文馆中,它应该属于全体中国人,让所有中国人有亲眼目睹月壤的机会。


嫦娥五号本次的任务之一就是采集约两公斤月表岩石和土壤样品,如今我们终于有了中国自己的月壤样本!中国嫦娥,九天揽月;中国航天,未来可期!


image.png


文章整理自科学大院、央视新闻等



艺术品相关回答
产品推荐
金玉链瓶《盛世泰瓶》

金玉链瓶《盛世泰瓶》

宫廷细金·宫廷珐琅·宫廷玉雕 三大非遗融合 中国工艺美术史...

了解详情
叶星生“传承保护-千年壁画”系列作品

叶星生“传承保护-千年壁画”系列作品

古老的壁画经过千百年风吹、日晒、雨淋,有的已经斑驳不堪,更有...

了解详情
叶星生“彩墨国画-浓墨重彩”系列作品

叶星生“彩墨国画-浓墨重彩”系列作品

既有虔诚的藏族老阿妈、朝圣老人,描绘藏民生活情景的挤奶图、康...

了解详情
叶星生“布面重彩-藏派丹青”系列作品

叶星生“布面重彩-藏派丹青”系列作品

布面重彩画虽然多多少少借鉴了佛教绘画中的抽象性、符号性等元素...

了解详情
叶星生“殿堂艺术再现-珠峰叠彩”系列作品

叶星生“殿堂艺术再现-珠峰叠彩”系列作品

1980 年,叶星生担任人民壁画创作组组长,进行壁画创作。

了解详情
国宝铜雕景泰蓝《五牛中国尊》

国宝铜雕景泰蓝《五牛中国尊》

铜雕第一人朱炳仁、景泰蓝国礼第一人钟连盛二位大国巨匠首度联袂...

了解详情
太和宝象

太和宝象

三位燕京八绝传承人联袂创作 融合玉雕、珐琅、花丝三大非遗技艺...

了解详情
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

200年前献给紫禁城,200年后献给故宫下一个600年;20...

了解详情

回到顶部